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明天(5月23日),第八届广东智博会将正式在东莞开幕。届时,来自全球各地的与自动化设备的盛会。作为东道主的东莞企业,更是铆足劲,要将自主研发创新的产品展现在全球各地的客商面前,其中,有不少实现了进口替代的东莞智造产品。
记者了解到,从“十三五”时期开始,东莞连续多年大力实施“机器换人”行动,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东莞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科学布局,打造了完整的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产业链,是国家第二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关键一环。
东莞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在第八届广东智博会即将开幕之际,记者走访多家东莞智能装备企业,了解东莞智造是如何实现“进口替代”的!
自动进料,自动锁付、自动出料……在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个立方体的机器人正在自动运行着,它进行着十分“人性化”的工作——给手机、无人机等拧螺丝。这台名为在线式机械手自动锁螺丝机(亦称为自动螺丝锁付机)的机器,主要应用于储能、、医疗、汽车电子产品螺丝的在线式锁付。最为特别的是,当它发现拧进去的螺丝不合格时,还会自己将螺丝拆除,丢弃至废弃盒内,再重新吸取一颗新的螺丝拧紧。“这台设备约有将近200多个传感器,可以通过末端进行探测,也可以通过大脑进行分析,自主学习、修复,整个机器使用起来,达到真正的无人化。”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长青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机器运行还采用了磁悬浮技术,与外国同类型设备相比,速度要快得多。“目前,我们熟悉的9成以上的国产手机品牌,都在使用这台设备锁付螺丝,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肖长青骄傲地说道。这台自动螺丝锁付机作为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代表作品之一,将在智博会上进行展示。
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环球360,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从事精密自动螺丝锁付设备、全自动焊锡设备,为3C领域制造、MiniLED、等行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设备,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手机、手提电脑、显示屏模组等产品精密螺丝锁付设备。记者了解到,为了推动产品实现“进口替代”,该公司近三年来研发投入近1500万元,并逐年递增,目前,公司拥有知识产权11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9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6项,软件著作权12项,注册商标12项。
在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密斯)的光学加工车间里,年轻的工人们正在对制作镜片的原材料逐一进行着铣磨、精磨、研磨、检验、芯取、镀膜、胶合、涂墨、品质检验、入库等十道工序,他们生产制造出的镜片,将用于机器人的“眼睛”上。
普密斯已经扎根在机器视觉与工业自动化领域超过十年。根据资料介绍,该企业以视觉技术为核心,整合光学、控制、算法等技术,专注于测量系统、视觉系统、光学系统等领域,搭配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他们的产品包括变焦镜头、工业镜头、远心镜头、工业相机、智能相机、光谱仪、工业机器人、激光器、软件开发等。“简单地说,机器人的镜头就是它的眼睛,自动化设备通过眼睛去识别、定位,加上软件、算法等来完成检测、检验。”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峰这样介绍着产品的功能,除了软件外,普密斯还通过自主研发生产相关的设备,向“进口替代”发力。
在工业机器领域中,光学镜头属于细分市场,国内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有上千家,但真正生产自主研发高清镜头并实现进口替代的,仅有五六家,普密斯是其中之一。2002年,周峰来到东莞,找了一份仪器销售的工作。他从基层业务员做起,通过对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的不断学习与消化吸收,对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回忆道,“当时国内没有可以替代国外的工业视觉产品,国外的产品价格高,而且还会对售往我国的仪器进行各种限制。”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研发可以实现进口替代的国产工业镜头的想法。2010年,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联合创立了普密斯公司,环球360对标欧美国家生产工业镜头。十几年过去了,目前,普密斯生产的工业镜头不仅在国内实现了进口替代,还出口至国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周峰说,实现进口替代的过程在前期很缓慢,但通过前期的积累,近几年替换速度加快。“与国外的产品相比,国产设备的性能标准一致度达到95%以上;但是在价格上,同样性能的一套系统,如果说外国的产品需要30万元,那么国内的系统仅需要15万元,性价比很高。”就这样,通过一点点地替换、改变设备的核心器械、自主软件等,最终实现了进口替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3C消费电子产业、工业机器人行业外,行业成了东莞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发力的新风口。
以普密斯为例,周峰介绍,“与其他行业不同,新能源行业中生产电池的设备100%要搭配检测系统,特别是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设备、装备上的检测系统要求会更先进。”周峰说,正是瞄准了这一风口,普密斯在几年前就开始在新能源赛道上布局,自主研发了新能源产品的检测设备和系统,今年将正式进入量产阶段。他透露,此前新能源相关产品在他们的总营收当中占比为20%,今年预计将增加至30%。开拓了新能源市场,周峰的信心更足。“去年我们的营业额是6000多万,今年的目标是9000万-1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东莞多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布局新能源行业。比如,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点胶机、涂覆机)、等离子设备、固化及组装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和等多领域电子产品的智能生产制造。环球360
东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必良透露,在智能装备产业中,东莞的新能源装备,特别是锂电生产装备的产业链条是全国最完整的,拥有锂电生产制造前、中、后段全流程、所有环节的设备生产商,全国大部分锂电生产企业都有从东莞采购装备,可以说东莞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在全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东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必良介绍,装备产业是东莞市仅次于电子信息的第二大战略性支柱产业,2022年该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智能设备,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193亿元,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859家,拥有庞大的体量。东莞装备业最大的特色是智能化,智能装备制造业在整个装备产业规模中的占比近三分之一。2021年,东莞参与的“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得到重点支持发展。今年,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下,装备产业依然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3月份单月增长了9.6%,特别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保持了双位数增长。
在智能机器人产业方面,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东莞全市共有各类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主体4689家,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有116家,人产量合计159.39万套。仅仅是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从2014年创立以来就培育孵化出超过60家公司,被孵团队存活率高达80%以上,头部公司估值累计已达800亿元,其中15%的公司已成长为独角兽/准企业。同时,在部分领域东莞企业已冲击国内领先水平。他介绍,例如领域,东莞集聚了100多家相关企业,其中规上企业近21家,营收超50亿元,约占全国相关产业的1/10,涌现出诸如上市公司奥普特、三姆森等一大批优质龙头企业。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了26.4%,发展的势头非常好。
东莞市工信局介绍,近年来,东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智能制造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2015至2022年,东莞率先大规模开展“机器换人”,强力推进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发展。2017年,首创提出以“全生态链”方式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被工信部评为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同时环球360,首批获批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东莞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支持“链主”企业领航发展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每条产业链遴选2—3家“链主”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等要求,东莞市组织开展了人“链主”企业遴选工作,经组织发动、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符合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的相关要求,拟认定为东莞市智能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东莞还落实首台(套)项目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机器人企业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推广使用先进装备产品,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资助政策,对认定为市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的,按照不超过装备产品年度销售额10%给予财政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共认定资助了144个装备产品,累计下达资助资金超过2亿元,其中公司、大研自动化、鼎泰机器人、爱玛数控、李群自动化等机器人企业产品获认定资助1287.93万元。
东莞市工信局还介绍,东莞市组建了广东省机器人研究院,由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江学者张国军教授担任院长,建设了一支由国家级人才牵头、专职队伍为主、海外团队充实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围绕工业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无人自主技术产品,工业大数据等装备及核心部件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目前建设了广东省3C产业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广东省锂电池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全自主无人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同时,在松山湖建设了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由李泽湘教授牵头,按照“政府资助、企业化运作”模式建设。基地引进了包括大疆创新、固高科技、逸动科技、李群自动化等在内的60余支机器人创业团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