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环球360 > 环球360动态

施工设备驰骋环球360南美洲在大洋彼岸建功立业
日期:2023年09月24日    来源:网络

  2007年1月20日,“航浚4011”轮承载着中交上航局“建设国际一流疏浚公司”的重托,远涉重洋,奔赴南美,开启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在大洋彼岸建功立业的辉煌征程。2013年10月和2014年8月,“航浚4012”轮、“新海虎9”轮也先后鸣笛远航,调遣南美,成为上航局海外施工的重要力量。十多年里,三艘船舶先后转战阿根廷拉普拉塔河、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乌拉圭蒙得维地亚港、巴西巴拉那瓜港、桑托斯港、里约港、委内瑞拉奥利诺科河、哥伦比亚巴兰基亚港等五个国家十余项工程,创造产值近20亿元人民币。

  2006年12月10日,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接到通知,要求在2007年1月20日前完成“航浚4011”轮调遣南美的所有准备工作。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接到任务后迅速成立船舶调遣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将每一项备航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夜以继日地推进各项工作。从调遣航线和航行计划的制定、报批,到船舶长距离航行前的检修和备件、物资的采购,再到出国人员的确定、培训、出境手续办理等,所有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为符合国际航线船舶要求,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对“航浚4011”轮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和增添设备,并完成了船级社的重新审核及发证。在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航浚4011”轮出境的各项准备工作在40天内顺利完成。

  2007年1月20日,“航浚4011”轮驶离宁波镇海港码头,一路上破浓雾、避渔网、防海盗,迎风斗浪、昼夜兼程,跨越印度洋、大西洋,最终历时44天顺利抵达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总航程11854海里,创下当时上航局疏浚船舶单次航行距离最长、航行海域最广记录,为后续船舶跨洋调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海外综合环境的未知性、复杂性和艰苦性,给工程施工带来极大挑战。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南美各项目部、船舶齐心协力、大胆创新、攻坚克难,以优质高效的工程业绩受到业主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首战拉普拉塔河。阿根廷拉普拉塔河口航道维护疏浚工程是“航浚4011”轮抵达南美后的首个工程,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全新的施工环境、陌生的人文社会背景和航道狭窄、边坡水深浅、抛泥运距远、进出港船舶多等诸多难题,在SDC和项目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航浚4011”轮全船上下最快熟悉施工环境,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西班牙语克服语言障碍,在最短时间内全面进入施工状态,最终经过589天的奋战,顺利完成拉普拉塔河口航道疏浚任务,实现产值近1.5亿元人民币,为日后其它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征战蒙得维地亚。乌拉圭蒙得维地亚港外航道工程项目复杂,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高度重视,选派时任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副总经理的江万带队出国,并担任项目党总支书记、经理。该工程航道长、工期紧、回淤量大,若按常规施工方法很难按时完成。项目部与业主几轮谈判,争取到在一年施工期内分段验收的许可,减少了回淤工程量约300万立方米。施工中,项目部将工程分四个区段采取溢流、装舱不同的方法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最高日产达到6.5万立方米。最终,蒙得维地亚港外航道工程历时317天、提前44天完工,创产值1.2亿元人民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中国驻乌拉圭大使在专程视察“航浚4011”轮时,对公司的船舶管理水平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这为蒙得维地亚港萨亚戈天然气码头疏浚工程、外航道第二阶段维护工程、外航道拓宽工程等后续项目的承接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外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巧妙利用船舶等工间隙,见缝插针安排“航浚4011”轮分三个阶段完成了蒙得维地亚港24周维护工程,有效提高了船舶利用率,额外创造产值超4000万元人民币。在萨亚戈天然气码头疏浚工程施工中,“航浚4011”轮、“航浚4012”轮、“新海虎9”轮悉数投入施工,项目部强化船舶统筹管理,通过前期“大开挖”增深+后期“多装快跑”清淤的方式进行施工,最大化提高船舶施工效率;同时借鉴前期分段施工、分段验收的先进经验,通过减少二次开挖工程量损失、合理安排扫浅验收等,最大化争取了产值利润;在项目部和各船舶的通力配合下,最终用18个月时间,完成了1782万立方米土方疏浚,创造产值超3900万美元。

  攻坚布宜诺斯艾利斯。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先后参与进口航道、北航道、南航道、北港池通道、内港池等多项工程施工。布港进口航道与北航道疏浚工程总疏浚方量为182万立方米,其中边坡方量占了近40%,且大部分位于水深小于4米的浅水区。项目部与业主多次协商终于说服其同意采用旁通法施工,为工程顺利实施带来了可能;“航浚4011”轮根据边坡浅区的分布情况,充分利用潮位分条、分带分别进行边坡、主航道疏浚施工,最终工程提前1个多月完工。布港北港池通道工程是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在海外承建的第一个港内工程,“航浚4011”轮想方设法克服施工区域不规则、垃圾多、通航船舶多等各种难题,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港内施工方法,在离码头近、回旋余地小的区域施工时,主机使用轻油,以便更好地操纵船舶、控制船位;对于浅点、边坡等区域,则安排在潮位高、风向适合时进行施工,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区域,有效提高了船舶施工效率,最终北港池通道工程两次施工分别提前30天、60天完工,中国疏浚船高超的施工能力赢得了当地各界的一致称赞。

  创效卡贝德卢。施工期间,项目部和船舶不断总结南美各地区工程特点,积累各国、各港口、航道等原始资料,工程施工管理日渐成熟,效益不断提升。在巴西卡贝德卢港池和航道疏浚工程中,疏浚土质以中细砂、亚粘土及粘土夹砂为主,且外航道存在大量珊瑚礁,港池施工区由于前期铲斗船施工,形成很多水深不足6米的土包,落差较大,不宜上线”轮制定针对性的施工工艺,在耙头防磨块下方另外焊接小型耙齿,强化耙头破土功能,有效提高了船舶施工效率。最终历经4个半月的不间断施工,全部施工任务基本完成,船舶月均运转时间达707小时(时间利用率98.2%),完成产值近2500万元人民币,利润率超50%。

  建功巴拉那瓜。2016年1月,“新海虎9”轮担负巴西巴拉那瓜港航道疏浚任务。项目部和“新海虎9”轮密切配合、灵活施工,有效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在ALFA区段施工时,针对航道水深情况不佳、风浪大环球360、杂物多的情况,“新海虎9”轮严格控制下耙深度、降低挖泥航速、降低泵机转速、提高起耙清理频率,既减轻了耙头和耙管磨损,又保证了施工效率;在Delta1区段施工时,针对运距远(平均运距54千米)、环保要求高的情况,项目部与业主、环保部门多方协商尽量延长溢流施工时间,提高船舶舱容利用率,每天抛泥从3船减少到2船,最终取得了80天完成5个区段施工任务、疏浚土方250万立方米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出旗舰船的强大施工能力。

  抓好船舶“管、用、养、修”,是确保船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根本保障。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以确保船舶设备可靠运行、最大限度降低船舶运营成本为根本,加强统筹管理,立足船员自身技术,充分发挥船员能动性,最大程度扩大自修,切实做好海外设备管理工作。

  强化扩大自修,压降船舶修理成本。南美国家普遍存在材料供应匮乏、机械加工能力薄弱、船舶修理厂家少、修理费用高的情况,再加上远隔重洋,国内支援困难。面对这些现实情况,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始终坚持自力更生扩大自修,尽量减少进厂修理次数,既保证了船舶的正常运转,又降低了修理成本。在2010年“航浚4011”轮第一次特检修理时,公司提前8个月换班时就安排技术能力较强的船干船员,提前半年着手修理项目确认、备件材料准备、船厂遴选协商工作,并与CCS沟通将原定于1月份进行的特检修理调整到工程完工等待验收的半个月时间间隙。为最大程度的压缩厂修周期、降低修理费用,“航浚4011”轮尽可能多的进行扩大自修,最终仅用14天时间、花费35.5万美元便完成了船厂最初报价200万美元才能完成的特检修理。十几年来,“航浚4011”轮积累了丰富的自修经验,除水下必须由船厂坞修的项目外,柴油机、泥泵、耙管A字架油缸及绞车、泥门及溢流筒油缸、水线以上的液压闸阀等主要设备全部实现了自主检修。经统计,航浚4011轮海外十年发生的修理费用比国内同类船舶修理费用还低近1000万元。“新海虎9”轮本着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难解决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姿态,积极扩大船员自修。2015年该轮利用停工修理间隙,自主组织对左右主机进行吊缸修理,节省费用近10万美元;在巴拉那瓜航道施工时,完成了耙管中难度最高的弯管和吸口的修理,排除了安全隐患;在特检修理中,船员自主完成了两台主机的吊缸检修、耙臂电缆的更换与调试、左右耙头更换、右流量计更换及其对接法兰改造等项目,节约修理成本52万美元,还缩短一周的修理时间。

  抓好设备改造,实现船舶节能降耗。“航浚4011”轮刚出国时由于设计原因,只能用0#柴油,燃油成本较高。2009年,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在海外技术资源困难情况下决心对“航浚4011”轮燃油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成功在泵机上使用混合油,2010年特检修理完善后主机也“喝”上了混合油,仅此一项“航浚4011”轮每年节约成本超100万元。同时,因为南美地区燃油品质好,经过燃油供油单元自动反冲洗滤器冲洗下来的油可再利用,“航浚4011”轮又对机舱、泵舱洗滤器排渣管进行了改装,将排渣管接至燃油溢流泄放舱,每天又可节约燃油96升。

  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备件材料成本。国外的材料、加工等费用一般是国内的5倍,为有效降低船舶备件材料采购成本,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始终坚持“货比三家”,对于能在国内采购的备件材料,基本上从国内采购;对由国外生产或销售备件材料,则从国外采购直接发货,大大降低了备件材料的采购成本。在2015年“航浚4011”轮第二次特检修理时,需同步对全船疏浚管系进行更换,公司提前半年在国内定制采购各类备件、物料,打包成11个标准箱跨洋发至国外。在定做疏浚管系时,事先组装调试没问题后再拆散打包发货,国外船厂只需进行少量焊接就能完成换新,大大缩短了修理时间、节约了成本。

  环球360

  努力创星争优,提升船舶管理水平。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将星级船舶创建作为提升船舶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新海虎9”轮紧密结合海外施工特点,摸索出“融入工程抓创星、保障安全抓创星、管好设备抓创星施工设备、同心协力抓创星”的“四抓”路径。创星一年时间里,“新海虎9”轮主机安全运行5960小时,设备正常率98.83%,在中交疏浚首次船舶星级管理评比中,被授予“2017年度五星级船舶”荣誉称号。中交疏浚考评组高度评价说:“‘新海虎9’轮是集团海外船舶管理的典范,为公司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强化全程管控,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始终把船舶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在数十次的境外船舶调遣中,都安排熟悉海域情况的外籍船长和机务随船,项目部则提前抵达目的港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了船舶安全抵达目的地。施工期间,船舶到达新工地后,尽快熟悉海域环境,明确中外双方船员安全职责,密切关注施工通航安全,强化动火作业审批和应急处置,做到“防患于未然”;修船期间,与船厂签订安全、消防、环保管理协议,明确责任分工,落实24小时值班,加强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控,确保了三艘船舶在南美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走向海外,人才支撑是关键。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把海外项目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练兵场”,将优秀项目管理人员和船员骨干接续输送到海外培养锻炼,积极推动境外船舶“四班三运转”制度,持续抓好境外本土化用工,以人才活水助力上航局海外事业发展。

  环球360

  选人育人,发挥“练兵场”作用。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坚持选优配强海外项目部和船舶骨干,选派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政治素质高的项目部和船舶班子,同时将海外项目和船舶作为重要的航道疏浚工程自航耙吸挖泥船人才培养基地和“练兵场”,安排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项目管理人员和船员骨干到海外工作。经过海外磨砺和轮岗锻炼,培养出技术好、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优秀船员100余名,培养出具备专业技术和国际化商务能力的复合型海外项目管理人才数十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海外项目和船舶管理人才梯队,为上航局“海外优先”战略落实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支撑。

  四班三运转,强化管理稳定队伍施工设备。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于2016年起在三艘海外船舶推广实行在船工作三个月回国休假一个月的“四班三运转”模式,全船人员基本固定,与国内船舶管理模式一致。在此之前,海外船舶普遍采用9个月大轮换的方式进行船员换班,轮换后船员需要重新熟悉新船的特性,有较长工作“磨合期”,船舶管理存在一定的临时观念;且船员连续工作时间长、后期投入度差、精神压力极大、情绪易产生波动,船舶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采用“四班三运转”之后,每条船上人员基本固定,大家都有了主人翁精神,船员与设备、船员与船员之间更加“默契”,有效加强了对船舶的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更好的提高了船员幸福感、稳定了船员队伍、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文化融合,海外船员“本土化”。由于文化、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外船员一体管理困难重重。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管理方式,对外籍船员实行严格的管理,做到不放任、不排斥。明确分工,对内以中方船员为主,对外以外籍船员为主,中国船员由中国船长负责管理,外籍船员由外籍船长负责管理,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建立中外船长、轮机长日碰头制度及船干周例会制度,通过外籍船长、轮机长逐层向下布置外籍船员的工作;建立外籍船员晋升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外籍船员同样给予晋升,选树榜样典型,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从文化融合入手,在船上创建“西班牙语之家”“中外船员之家”,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外船员的交融搭建平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中外船员相互协作、互相学习,营造了“同舟共济、和合共荣”的良好氛围。

  交融天下,建者无疆。出征南美十几年来,中交上航局水利公司各项目部和三艘船舶在海外事业部和巴西公司领导和支持下,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细精益、担当尽责的优良传统,不辱使命、开疆拓土,全力保障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等各国重要港口航道畅通,以优异的业绩擦亮了上航局海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