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1月29日,中国中铁国道109高速公路总包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四家单位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大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我国第一台野外施工营地抗低温污水处理成套装备成功应用到了中国中铁国道109高速公路妙峰山野外施工营地的污水处理中。
据悉,该套装备实现了模块化、智能化、互联网化、无人值守、抗低温、可移动等特点,其出水水质达到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尤其是经过近期北京门头沟零下20多度的严寒考验,设备运行正常,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可以满足水泥搅拌、设施养护、道路洒撒、冲厕等回用需求,适合高寒地区野外施工的生活污水处理要求。装备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野外施工,尤其是极端气候条件下环保设备的空白。
“今年冬天,北京出现1966年以后的极端低温天气,一般污水处理装备温度低,运行效果不好不说,还会出现管道冻坏、设备无法启动等诸多问题,但这套野外施工污水处理设备经过超低温考验,运转没有任何问题施工设备,技术和设备的稳定性很好。”中铁国道109高速公路妙峰山野外施工营地项目负责人介绍。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魏源送研究员介绍,该成套装备的核心技术,气升循环技术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863计划攻关课题,获得突破后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球360。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与北京大齐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三代污水处理成套装备,并根据野外施工的环保需求,在上述核心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适应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装备。据专家介绍,此套设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套技术及装备,不但弥补了国内外野外施工高端污水处理装备的市场空白,满足了广大建筑施工企业极端气候条件下野外作业的环保需求,而且真正实现了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企业与社会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北京大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承革表示,未来将与国内外各大建筑企业展开深度对接,深耕野外施工施工设备、一带一路施工、边防、海岛污水处理领域。据魏源送介绍,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在与斯里兰卡等海外国家合作的水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中,该套技术及装备,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中国中铁妙峰山野外施工营地首先将上述成套装备应用到了营地生活污水处理,成为我国将高科技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应用到野外施工的首个成功案例,对我国野外施工、一带一路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生态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