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环球360 > 环球360动态

厦门加速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智能环球360设备
日期:2023年08月24日    来源:网络

  在百米高空作业如履平地,高空造楼机建造效率更高,平均5天建一层,更安全、更环保;盖房子像搭积木,全省首个永久性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在厦门莲龙小学投建,可缩短工期近一年;BIM技术、CIM技术、区块链技术,一系列智能建造新技术应用,让厦门建筑正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去年10月,厦门入选全国智能建造24个试点城市之一,开始加速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近一年来,厦门已征集39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并在工程类项目中实际开展装配式+BIM技术、智慧工地、建筑机器人、造楼机、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多个项目的应用探索逐步深入,部分项目如翔安机场、翔安大桥的经验做法正总结推广上报,加快培育智能建造人才和市场。

  在一个方形蓝色钢网密封的空间内,施工人员忙着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在百米高空作业如履平地。

  这个蓝色的大家伙,就是空中造楼机,它其实是一个可自主爬升的高空移动作业平台,由筒架系统、钢平台系统、脚手架系统、模板系统和提升钢柱系统五部分组成,每建完一层楼,造楼机继续往上爬升,完成顶升作业。

  环球360

  传统建筑工人,不可避免面对“危、繁、脏、重”的施工作业环境,尤其是高空作业。中交白鹭西塔建设方中交(厦门)投资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相关人士说,造楼机把工人置于完全封闭的作业环境,比传统爬架更加安全,也更加高效,最快4天就可以建一层,平均5天建一层。

  在它的智慧助力下,厦门岛外在建第一高楼白鹭西塔(设计高度266米)快速拔地而起,目前塔楼施工到27层,建筑高度已达133米,商业楼主体结构已完成。

  事实上,厦门近年来的众多公建项目中,智能建筑机械的身影已频繁出现、灵活应用。

  今年1月投用的福建省第一个海中段预制装配大桥——翔安大桥,在对基坑本身及桥梁结构的安全把控中,采用无人值守测量机器人及高精密传感器搭建自动化监测体系,实现对工程全域、全测项的监测;

  在建的翔安新机场,使用辅助监火机器人,它拥有双目视觉定位、火焰识别等技术,可现场与远程相结合实时监测动火作业区域火灾隐患,实时监测、智能监火、自动灭火,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

  环球360

  采用无轨导管焊接机器人,可实现全位置自动跟踪焊接,保证成型美观、焊接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工人劳动条件;运用智能放样机器人,将放样效率提高2~4倍,节省作业成本。

  “加强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应用,推广应用智能塔吊、智能混凝土泵送设备、自升式智能施工平台等智能化工程机械设备,逐步替代传统施工作业,是厦门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市建设局建筑业处副处长张建国说,除了积极推进智能装备研发应用外,还将支持装配式生产基地实施装备改造升级,研发应用各类先进制造设备,打造“机器代人”应用场景。

  “我出差一周回来,你们就把学校建好了。”近日,厦门市莲龙小学校长发出这样的感叹。

  让校长惊叹的,是学校扩建工程的速度,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仅用6天就实现了莲龙校区从首个模块化箱体进场安装到主体封顶,平均2天完成一层楼箱体吊装,也再次刷新了海西学校建设新速度。

  作为我省首个永久性钢结构模块化建筑,莲龙小学扩建项目整个建筑被拆分为21个箱体模块,在工厂预制化生产建筑“零部件”后,再搬到现场组装。

  中建科工项目经理袁晓民说,在箱体内做“加法”,在工厂环节前置施工场景,将结构、机电、装饰等多专业集成到预制箱体内;在施工现场做“减法”,箱体集中运输至现场后一次性集中吊装完成,缩短工期30%至60%,现场施工量减少70%至80%,真正实现快速建造、绿色环保、品质提升。

  BIM技术,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不仅能够对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模拟,直观分析各类构件的安装精度误差,辅助现场施工,同时有助于统筹整合各参建方力量,从而形成项目系统性、全过程建设管理。

  厦门新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在施工过程中面临一大技术难点,其钢桁架吊装需要做到一次性跨度突破81米、长度135米,总重量高达4200吨。如此庞大的钢结构吊装规模如何施工?

  施工单位借助BIM技术进行全过程模拟施工,通过对原位拼装、提升、控制等流程的反复论证计算,最终确定利用整体提升方式进行81米超大跨度钢桁架安装环球360,提升高度达34米,不仅顺利完成工程建设,还创下国内场馆类重量最重、面积最大的钢桁架一次性整体提升工程施工纪录。

  厦门市档案馆及城建档案馆的档案库房要存放大量纸质文档资料,室内防水保温要求高,地下室顶板结构复杂,现场施工难度大。

  在入选厦门首批全过程BIM试点项目后,该项目从土建、机电、幕墙、精装到景观等专业过程全面应用BIM技术,实施完整的BIM流程和推进制度,在设计阶段就节约直接成本110万元;在施工阶段由于精益建造,再度节约成本约221万元,缩短工期57天。

  “BIM的优势体现在各阶段,在对某超高层带连廊连接酒店复杂项目设计中,利用BIM技术,建筑方案阶段进行结构体系比选;施工图阶段,对复杂连接位置进行实体模型细化建模,达到与实际现场一致的模型,由此优化设计;施工阶段,对基坑各步骤进行数字模拟,对酒店塔楼高层连廊钢结构施工吊装提升进行动画模拟,分析判断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提前消灭,达到高质量、精细化建筑设计要求。”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IM技术应用中心主任匡子佑说。

  告别传统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随着装配式+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智慧工地、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在厦门公建领域的探索应用,传统的作业方式慢慢成为过去,智能建造时代正在到来。

  环球360

  “厦门土地资源稀缺,和其他试点城市比,厦门的智能建造基础相对薄弱,相关产业链成熟度低环球360,人才也短缺,需要探寻符合地方实际的智能建造实施路径,并结合厦门的优势资源进行引导及推广。”张建国表示。

  为此,厦门加快从科研、市场和人才培育方面发力,力争加快补齐短板。在科研方面,市建设局加快与市科技局确定智能建造科研课题,跟进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与厦门共建“智能感知与工程物联网(厦门)实验室”的落地,共同推动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加快培育市场,厦门市建设局今年密集调研施工总承包骨干企业、智能制造装备生产企业和本地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形成调研报告,建立智能建造技术成果库,将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建库管理。

  加速人才培育,积极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两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智能建造科研人才及技术支撑,与两校对接开设智能建造专业和方向,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均已开设智能建造方向的课程,培育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才智能设备。

  根据《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到2025年底,厦门市将试点数字化建造项目100个、智能建造项目30个;建成涵盖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和智能建造产业数据中心的行业综合业务系统;引进培育不少于10家智能建造龙头骨干企业;建成省级以上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6个;建设智能建造产业链相关产业园区3个;建立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和智能建造实训基地2个至3个;建设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1个;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综合型管理人才和智能建造产业工人,形成全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基本形成智能建造产业生态。(记者 陈挺 通讯员 陈胤蓉 朱晓静)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